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2025—2029五年发展规划

2025-06-27
来源:

2025年4月8日经协会第八届第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2025—2029五年发展规划

2025年4月8日经协会第八届第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2025-2029未来五年是OTC行业加快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全球健康治理理念演进、国家相关政策持续优化,我国OTC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系统谋划未来工作,切实履行协会职责,特制定协会2025-2029五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协会是由医药行业从事非处方药物生产和销售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前身为中国大众药物协会,成立于19885199612更名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协会于2020929正式脱钩,脱钩前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截至2024年底,协会秘书处在职人员14,其中政府退休任职人员2名现职工作人员9人,退休返聘人员2,兼职人员1人。在职人员平均年龄50岁,本科以上学历10人,占比85%。在职人员中中共党员8

协会秘书处内设6个机构:办公室、会员服务部、国际合作部、行业研究部、宣传部、科普工作部协会成立10个分支机构:政策法规工作委员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自我药疗教育专业委员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药店专业委员会、健康产品专业委员会、药品流通专业委员会、自主健康与智慧医药专业委员会。

截至到2024年底,协会会员389家,其中OTC大健康生产企业占比60%,经营和咨询企业占比40%。通过组织开展政府沟通、政策研究、品牌建设、科技驱动、科普教育、国际交流、工商互动等多领域活动,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问题

1、新形势下社会组织规范管理要求日趋严格,协会内部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2、协会智库建设亟待加强,对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政策制度研究不够深入,与政府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需要迫切提升。

3、会员服务创新不足,需打造更多高价值交流和服务平台,助力行业和企业发展,满足新时代对协会高质量服务的要求。

4、协会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年轻化、梯队化的工作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机制有待加强。

三、 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协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卫生及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新时代社会组织改革要求,在第八届理事会领导下,科学研判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人民健康需求变化,明确职能定位,完善内部机制,提升服务能力,规范运行管理,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和社会对协会的期望。

四、总体目标

(一)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刻认识行业协会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全面提高协会组织协调能力、管理监督能力、政策咨询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与时俱进,建立起与协会职责使命相适应的能力体系,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把为国家建设大局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为会员服务作为办会的出发点,紧紧围绕非处方药产业发展需要、协会职责任务和广大会员对协会服务的需求,对协会现行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把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参与制订国家和地方的技术和产业规划、组织技术和产业内部的沟通交流、开展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公众宣传等作为拓展服务领域的重点领域来办。       

(三)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

升协会的服务质量。服务工作要务实,以会员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协会工作的最高标准;协会工作要有前瞩性和专业性,重点加强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发挥协会在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排头兵的作用,以高质量的协会工作助力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四)协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完善

协会治理,坚持民主办会、开门办会,提高协会工作的包容性;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提高协会工作的合规性、科学性、有效性;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规范员工招聘,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协会机关的内控建设,管控风险,廉洁办会。

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办会和民主办会的要求。在中央社会工作部和民政部领导下,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协会的章程。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会员、理事参与协会决策和工作的积极性,使协会真正成为“非处方药从业者之家”。

(二)坚持服务会员和行业需求的导向。坚定协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的定位,所有工作始终围绕“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而展开。深入了解会员的需求,重点推动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把服务会员、服务行业、落实政府的大政方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筑建会员与政府更通畅的沟通桥梁,优化政策环境,更好地推动非处方药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坚持服务公益和公开透明的机制。明确协会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定位,协会工作的出发点是服务会员、当好政府的助手、做好产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积极有为,敢于担当,鼓励和引导会员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协会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自觉接受会员和公众的监督,不断提高协会的公信度。

    六、重点工作

(一)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OTC产业在保障公众健康、促进自我药疗、减轻医疗体系负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五年,协会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自身建设,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助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未来五年,协会将主动对接国家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市场监管总局、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密切关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委政策动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与实施,开展行业研究,围绕痛点难点建言献策,为政府提供专业决策支持,全面服务于健康优先战略。

未来五年,协会不仅要做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更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截至2023年,中国OTC市场规模已达到2832亿元。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质量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与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夯实OTC产业发展基础。

(二)落实社会组织改革要求,发挥桥梁纽带功能

未来五年,协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协会运行全过程,全面落实依法建会、民主治会、廉洁办会原则,不断健全制度体系,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服务效能。

未来五年,协会将以创建4A级社会组织为目标,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的管理与支持,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政府信任、公众认可、会员满意、国际有影响”的品牌型协会。

面对行业发展新格局,协会会员结构日益多元,工业、商业、连锁药店及互联网销售平台等并举,公众对自我药疗认知和需求日益提升。未来五年,协会要把握行业变革方向,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全面整合资源,汇聚会员合力,持续发挥好联系政府、服务行业、引导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七、主要举措

未来五年,协会将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公众健康福祉,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参与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重点参与药品分类管理、OTC审评机制、上市后评价体系、标签包装标准、医保价格政策等相关法规政策的研究与制修订。推动形成与OTC药品特性相适应的法规体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拓展宣传渠道,开展法规培训与研讨,提升行业合规水平。

(二)推动品牌体系建设

品牌是OTC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协会将策划开展系列品牌宣传活动,构建标准化、科学化的OTC品牌评价体系,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认同和信赖。

(三)支持产品与服务创新

鼓励企业加快OTC产品创新,支持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建设,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和质量提升。促进更多安全、有效、创新的产品进入市场,满足公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四)加强公众健康教育与药学服务

持续推进“药师赋能”计划,推动药学服务标准化与专业化发展,建立OTC药物合理使用指导体系。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用药素养,强化自我药疗和自我保健能力。

(五)拓展国际合作与中医药传播

搭建多元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论坛、展会、对外考察等活动,支持中国OTC企业“走出去”。加强中外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智慧“走出去、立得住、传得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