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阳早好?抗原需要天天测?有症状就往医院跑……这些疫情防治误区你知多少?

2022-12-21
来源:一心堂
“早阳早好”,“抗原需要天天测“,“有症状就往医院跑”,“大面积全方位消毒不能停”……

最近疫情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空前热闹,一些谣言或危言耸听,或夸大其词。

今天小编收集了当前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并收集了相关专家、权威机构的解答和建议。

图片
误区一:
早也阳,晚也阳
不如大家一起阳

专家解答: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

12 月 15 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中表示:“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 钟南山院士指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针对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钟南山表示,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同时他还强调,个人防护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

图片
误区二:
抗原需要天天测

专家解答:出现疑似症状后,抗原初筛才有效。


只有在出现相关疑似症状时,可以用抗原进行初筛。而很多新冠阳性患者出于对转阴的期盼,反复进行抗原检测。“即使有症状也不建议频繁进行抗原检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陈国林表示,如果出现发烧等症状,居家在第一次抗原显示阳性后,可以在症状出现 7 天后进行一次抗原或核酸检测,如果症状明显减轻同时检查结果转阴,不用再次复查。对于高龄居家人群,可以考虑一周进行两次抗原检测。

中华预防医学会传染病防控委员会常委、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韦嘉指出“如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可以先用自测抗原来进行检测。即使你不做检测,你估计自己可能感染了,跟平时对待普通感冒和流感一样的做法,如果症状缓解了,你就居家防止传染给别人就可以了,如果症状加重,就到医院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图片
误区三:
有症状就往医院跑

专家解答:轻症多重症少,居家康复效果好。

目前来看,感染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引起的绝大部分是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以自身的抵抗力与病毒抗争才是硬道理。”

“如果所有发热患者都涌进医院,会出现医疗挤兑。”有专家还表示,目前医院发热门诊可以直接现场排队取号就诊,排队就诊人数多,稍有不慎,很容易二次感染、双重感染(新冠+流感)。

因此,专家们呼吁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病情稳定的发热市民,即使是感染了新冠,也不一定都要到三甲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治疗,大部分可以在社区医院治疗,或者通过线上诊疗咨询来指导家庭用药及护理,将有限发热门诊资源留给有需要的危急重症。

图片
误区四:
大面积全方位消毒不能停

专家解答:居家消毒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

不少人表示,自己康复后想从里到外地来一次“终末消毒”,彻底清除家中可能残余的病毒。

北京地坛医院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合在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时表示,医院里所谓的“终末消毒”是因为有大量病毒交叉感染,并且需要避免来医院的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家庭做好日常清洁就可以,不需要“终末消毒”,仅特殊部位需要消毒,比如马桶、冰箱。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副科长祁兴龙介绍,在使用酒精消杀的过程中,需要远离火源、热源,并注意通风,避免小范围内酒精浓度过高。“酒精不适合大面积泼洒杀毒,如果需要大面积泼洒消毒,可以使用 84 或其他消毒药剂。”

图片
误区五:
不出门,没风险

专家解答:有同住有探访,就有传播的可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大量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这些无症状的人群,不可能每天都会被发现或者被检测出来,如果他们去探望老人,走到老人的身边,当然这里边也包括老人的亲人、给老人提供服务的所有人员,因为我们的老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当中,他们把病毒带到老人身边,这势必会增加老人感染的风险。

“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该尽快接种,及时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院长温伟波说,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的老年人请及时进行新冠疫苗的第一剂次和全程接种。已经完成全程接种 3 个月以上的人群应尽早完成加强针接种。老年人如担心基础病影响疫苗接种,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接种单位,科学判定接种禁忌。

图片
不慎感染做好这几点

1. 一定要休息。有症状一定要休息,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多补充水分,多卧床休息。

2. 不要大量囤药。不需要大量囤药,可按家中人数,备 3 天的退热药物即可(注意特殊人群用药);可以备一下水果和润喉糖,以缓解咽部不适症状。

3. 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物。不建议同时大量服用各种中药或中成药,根据情况,选择一种即可;如果实在买不到,也不用惊慌,只要能通过解热镇痛药物,把症状最重的头 2-3 天相对舒服地度过即可。

4. 喝点含有电解质的水。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亲历者,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副主任医师陈成芳 12 月 15 日接受大众日报采访时分享,大量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水分非常重要。

陈成芳解释,发烧会使体内电解质失衡,此时大量补充含电解质水分会让免疫系统战斗起来更有力量。电解质水可以购买成品,也可以在家中自制,只需要在水中加入柠檬、盐和糖即可,放凉饮用还对嗓子有镇痛作用。“我昨天的摄入量为 3000 毫升,到今天不适症状已经明显减轻。”

5. 试试这 3 个食疗方。12 月 8 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对于居家治疗的朋友,给出一些家庭食疗措施:

● 没有症状者或鼻塞者可以用新鲜柠檬切片泡水喝;
● 如果发热没有汗的,就用红糖姜汤加葱白煮水喝,红糖 20 克、生姜 3 片、葱白 2 段、加水 300 毫升,煮沸放温后热饮;
● 干咳的时候可以用冰糖炖生梨,生梨一只掏空加冰糖,隔水炖熟食用,如有百合、杏仁粉、金银花,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增加。还可以用 3、4 个金橘煮水代茶饮。

参考文献:

①2022-12-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不是说“无症状”占90%以上吗,为什么我的症状这么重》

②2022-12-15大众日报《“阳”过的山东省立医院医生,分享三点康复感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