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居家治疗指引发布,这几类药的囤药潮来了

2022-12-23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

READ

随着居家治疗越来越重要,咽喉用药、止咳化痰药也迎来囤药潮。


最新居家治疗干预指引公布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其中提到,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结合三年来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研究制定了《指引》以指导新冠病毒感染者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方法居家治疗及康复。

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放开,以及调整了线上线下购买“四类药品”的管理政策后,一些药品出现了一盒难求和涨价的现象。其实,可替代品种有很多,类似的中成药还有上百种。例如《指引》中提到,“症见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症见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据《第一药店财智》走访,目前在很多连锁药店中,清热解毒、缓解咽喉不适、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均被放在店内显眼的位置,其中像板蓝根颗粒、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桂龙咳喘宁胶囊等众多药品,无论是在实体药店还是线上电商,都进入了消费者的囤药清单。

图片

咽喉用药、止咳化痰药备受关注


咽痛,是奥密克戎感染主要症状之一。在柳叶刀杂志此前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就表明,咽痛成为了奥密克戎感染后排在流涕、头痛之后的第三大症状。该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症状已与德尔塔感染者的增长大不相同,感染者嗅觉丧失的情况已从感染德尔塔时的52.7%降至17%,而喉咙痛的情况却增至70.5%。

图片

可以预见,随着居家治疗越来越重要,未来咽喉用药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此前,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总结了一份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发病第1天到第7天核酸转阴的“症状分析”。其中,前5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

图片

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咽喉用药迎来了一波囤药潮。有来自广州的药店执业药师表示:“现在缓解咽喉不适的中成药,基本都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但不建议大家盲目囤药,所有药品有一定的有效期,例如用于咽痛的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药品包装上写着的有效期是三年,因此大家购药的时候要看清楚有效期和生产日期,针对居家治疗囤对药,避免造成浪费。”

目前,进入秋冬季节流感多发,同时在全国多地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下,清热解毒类药品需求更是陡升,像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这类清热解毒、缓解咽喉不适的药品更是迎来抢购潮,成为了很多消费者作为家庭常备药的首选。这种情况下,连锁药店做到相关药品的供应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连锁药店迎来备货潮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先后发布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相继明确要求“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居家治疗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等。

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后,民众的储备药物需求迅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囤药潮。目前,很多药店都加强了相关药品备货,做好供应储备以免出现脱销情况,满足消费者的用药需求。尤其是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对中医药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大幅提高,更是让各大连锁都加大相关中成药的备货力度。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是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重要治则。以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为例,像桂龙®冬凌草糖浆这类,可消炎镇痛、清热解毒,用于咽炎、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的中成药,成为药店销售的热销的产品。

药店专业药师提醒,新冠肺炎患者多伴有发热症状,除此之外,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亦是新冠肺炎的常见症状。因此,目前针对治疗咳嗽的中成药也是药店热销的品类。以桂龙咳喘宁胶囊为例,用于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可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成为新冠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的对症良药。

图片

据了解,武汉市市场监管近期对全市大型零售连锁药店在售的此类药品进行了收集整理,发布《新冠病毒感染居家防治可选用药品目录》,建议市民有需求时可以参考选购。其中,止咳类中成药就包括桂龙咳喘宁胶囊。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新上市的桂龙咳喘宁蜜炼膏,是桂龙咳喘宁推出全新软条装蜜炼膏剂型,其独立包装便于携带、剂量精准服用安全,也为当前居家治疗提供了更多用药选择。

图片

伴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居家自我药疗越来越重要。药店作为离消费者最近的药品零售终端,务必做好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化痰止咳等药物的供应储备,以免出现脱销情况,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药需求。



来源:文章转载分享自《第一药店财智》,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