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个人中心
搜索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文章详情
副标题
多地电子处方中心上线,千亿处方外流市场正在流向药店?
2023-01-16
来源:搜药
近日,海南、江西等地电子处方中心上线引发行业关注。众所周知,电子处方流转是处方外流的重要一环,而当前,多地药店已经接收到从医院流转出来的电子处方。
从医院就医、购药,到医院就医、药店购药,流转到药店的电子处方,将会为药店带来新一波红利吗?
01
海南电子处方中心上线,可预约布洛芬、N95口罩等
据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消息,近期,海南省相关防疫用品及药品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为有效解决群众就医、购药需求,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协助下,海南电子处方中心顺利上线试运行。
据了解,试运行期间,
参保人通过海南电子处方中心可预约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N95
口罩和抗原检测试剂。海南省城镇职工参保人购买时可使用医保个账支付。参保人预约成功后,可当天或次日凭预约信息和医保电子凭证到线下门店进行支付和取货。
未来,海南电子处方中心将覆盖全省所有医疗机构,并逐步实现全国互联互通,依托乐城先行区国际药械企业云集、创新药械与国际同步使用、乐城全球特药险等资源、政策和制度优势,在医药供应链新模式、临床服务与药品零售服务结合、用药管理服务等方面探索特许药械政策应用的新业态,缩短百姓与医院、药房等多方之间的距离,为全国各地群众来海南就医降低购药成本,提供服务便利。
02
江苏部分药店接入电子处方中心
无独有偶,江苏省也在大力推进电子处方中心的建设。近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江苏省电子处方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电子处方中心技术规范》,依托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部署全省统一的电子处方中心,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总体原则,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接入电子处方中心,实现处方实时流转、费用实时结算。
2022年12月底前,定点三级、二级医疗机构和部分定点零售药店(含“医保便民药店”)接入电子处方中心,实现“双通道”管理药品、集采药品、部分国谈药等处方流转和费用实时结算。
2023年起,推进完善电子处方中心服务功能和应用范围,实现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相关药品处方在定点医药机构之间的流转、费用实时结算;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实现线上问诊、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完善智能稽核功能,加强电子处方全流程数据信息流转监管。
实际上,在全省建立统一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是2022年度“江苏医保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目前,已经在江苏部分地区的医院、药店等已经接入电子处方中心。
03
多地试点电子处方流转至药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上线或在试点省级电子处方中心的地方有海南、江苏、山东、内蒙古、福建、甘肃等地。部分地区的电子处方已经实现从医院到药店的流转。
据南通日报报道,12月28日,江苏南通参保人员管先生在启东市城区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开具电子处方后,管先生到首批医保便民药店之一的兴华大药房购药结算成功。这标志着南通成为江苏全省首个在一级医疗机构与便民药店之间实现电子处方流转和费用实时结算的地区。
荔枝网报道,近日,在江苏无锡就医的淮安市民张女士,成为异地就医处方流转结算的第一位受惠者。张女士所用的“双通道”管理药品,可以由无锡市“双通道”定点医院线上提交材料,直接流转至淮安市医保信息系统,进行备案审核,无需再携带材料回淮安审核,往返奔波。待备案审核实时完成后,即可由责任医师处方开具,流转至国谈药定点药店结算。
全省电子处方流转平台上线后,各地开通相关业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实时互通电子处方、医保结算、药品消费等信息,接入电子处方中心的零售药店,也可以承接医院外流的处方。
德州新闻网报道,近日,禹城市人民医院开出山东省首张“双通道”药品电子处方,在“双通道”药店完成医保流转结算。德州市也成为山东省首个基于国家处方中心实现处方流转、“双通道”购药的城市。近期,禹城市人民医院、齐河县人民医院和33家“双通道”药店作为首批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试点机构,将全部实现电子处方流转医保结算服务。
包头日报报道,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张电子处方在包头市“双通道”药店实现医保流转结算,这是包头市在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后医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国药北方医院、包头市四医院和18家“双通道”药店作为首批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试点机构,将全部实现电子处方流转医保结算服务,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院内或院外定点药店购药。
据福建发改委消息,2021年11月1日,福建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医保“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连通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保证了电子处方顺畅流转。通过“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购药服务在全省11个统筹区的全面覆盖。福建省“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运行以来,对接64家医疗机构和80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具流转处方6778张,服务参保患者约3000人,完成取药5597笔订单,药品销售额1789.8万元,医保结算额1125.3万元,大大减轻了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每个月“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的用户数、开单量和结算额均超过100%的增长率。
04
千亿处方外流市场正在流向药店
处方外流带来的千亿市场,一直被行业所关注和反复分析。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多个文件,明确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但因为医疗机构主动进行处方外流的动力不强,处方外流流不动的尴尬现象也长期存在。
不过,因为新冠疫情期间很多用户养成了线上问诊、购药的习惯,从线下到线上的便利,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问诊、购药的便捷。
更重要的是,历经两年多时间建成的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不仅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上线,还有效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约40万家定点零售。该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份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目前已陆续落地应用,可满足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为各省级电子处方流转中心的建设和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而随着各地“双通道”政策的推进和落地,处方外流的前期工作可以说逐步完善。各地在推进“双通道”政策落地的同时,还在持续推进集采药品落地,将群众用药的可及性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也因此,部分药品的处方外流大门越开越大,患者有了更多购药选择渠道,外流处方流至零售药店端,电子处方越来越频繁的通过处方流转中心流向院外,可以说,千亿处方外流市场正在流向药店。
行业动态
阅读原文
分享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