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出新 智创共赢 | 名医入渝暨国药太极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2025-03-31
来源:


3月29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国药太极承办、中国中药协会协办的“名医入渝暨国药太极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大会以“正源出新 智创共赢”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构建现代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开放协同的产学研医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锻造中医药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陈新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专业技术少将教授吴玉章,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廖品正,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许志鹏、市经信委副主任罗莉、市卫健委副主任赵勇、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力、国药集团副总经理董增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刘沛、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重庆市科协副主席谭明星,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医药高校、医院、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


政企学研医 擘画中医药创新蓝图

国药太极党委书记、董事长俞敏致欢迎辞,回顾了国药太极的发展历程,指出营销的尽头是产品、产品的尽头是科研,强调科技才是驱动公司成长的核心动能;近年来,国药太极不断深化改革,夯基筑本、聚势谋远,提出了十五五发展思路:战略聚焦,创新驱动,做强做优中药大品种;未来,国药太极将深化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从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到机制创新,贯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共建生态链;他最后表示,大家携手同行,共迎中医药产业的明媚春光。

黎勇致辞中提到,涪陵将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科创活跃等优势,加快“产业融合”构建中医药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产业生态”塑造中医药创新发展新优势,厚积“产业底蕴”谱写中医药传承发展新篇章。

董增贺致辞中提到,本次大会以名医入渝汇集智慧、以正源出新坚守使命、以智创共赢引领未来,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的动能,国药集团将把国药太极打造成为全国性中医药产业发展平台,共同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化同频共振。

刘张林致辞中肯定了国药太极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及社会担当,他表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本次大会以名医入渝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澳投(横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代主席张海鸿致辞中表示,澳门将努力把握新时代区域合作机遇,加快落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精准产业对接功能,不断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许志鹏致辞表示,重庆将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优势,把握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时机,市科技局将全力支持重庆中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共创重庆中医药产业领导力。

陈士林致辞中提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国药太极合作紧密,共同研发了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共同建立了“中药创新研究”院士工作站,未来将深化校企合作,共同书写中医药发展的新篇章。

国医大师刘敏如为会议现场带来亲笔题写书法贺词——老厂竞领、溯源出新、新业创智、不负初心。




会上,国药太极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珠海横琴濠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态靶中西医结合研究院8家单位举行了“产学研医”签约。


正源出新 中医药高质量主题发布

会上,陈士林院士作《基于基因组和AI的中药科技创新》主题报告,用现代基因组学解读本草密码。吴玉章院士作《从格物致知到造物致知——人体免疫力解码、评估、干预和重建》主题报告。国药太极首席科学家、医药研究院院长王斌作《正源出新 智创共赢》主题报告,介绍了国药太极的研发现状及规划。


重磅发布 太极上草尽显科技硬核

国药太极与重庆中药研究院合作45年开发的“太极上草”在本次会议上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磅产品进行首发。陈新滋、陈士林、吴玉章、黎勇、董增贺、俞敏,以及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勇德、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晖、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边宝林、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汪子雄、涪陵区国资委主任冉广军共同为发布揭幕。




正源出新、智创共赢,国药太极将以“科技创新”“营销创新”双轮驱动,聚焦中成药大品种、聚焦中药材大品种,深化产学研医融合创新,建设开放协同、共建共享的创新链生态,推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太极集团
【声明】尊重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并写明转载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众号:CNMA_ORG
【关于投稿】如果您是我们的会员单位,也希望将贵公司的文章发表到我们的公众号上,欢迎投稿至邮箱:cnma66@126.com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代表中国非处方药行业,是医药工商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行业、企业与政府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会员单位包括非处方药(OTC)及健康领域的研发、生产、经营、咨询等200多家企业;是在民政部登记的非营利性全国性社团,国家一级协会及民政部评定的三A级协会;致力于推动中国非处方药及大健康行业的发展,普及自我保健理念和知识,促进我国OTC及健康产品的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前身为中国大众药物协会,成立于1988年5月,英文名为China Nonprescription Medicines Association(缩写CNMA)。
协会现有自我药疗教育、科普、健康产品、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信息传播、药店、药品流通、国际合作、自主健康与智慧医药等分支机构。开展:自我药疗知识的科普、教育、培训和出版;促进大健康产业有序发展;参与药品分类管理、医疗体制改革等政策法规的制定;提升OTC营销水平和品牌传播;促进非处方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药店之间的合作共赢;国际交流和合作;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为消费者自主健康赋能。
1989年协会加入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World Self-Medication Industry,WSMI),WSMI于2019年更名为全球自我保健联盟(Global Self-Care Federation,GSCF),目前协会担任其执委会成员和理事单位。GSCF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官方合作机构,在WHO制定有关全球医药卫生标准和规则时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协会也是亚太自我疗药产业协会的成员。


联系电话:010-82050562,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件:csmi@selfmed.cn   网址:http://www.cnma.org.cn

协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8号哈德门中心东塔701室(10006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