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药疗知识
2022年5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肠道健康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倡导负责任的自我药疗,传播健康知识,提醒您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
“润”养肠道,改善便秘
肠道不仅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影响机体代谢、免疫、精神状态以及皮肤健康等,被称为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肠道健康关乎全身
人的一生中肠道平均要处理65吨食物,约99%的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难以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最后形成粪便排出。另外,人的所思所感也和肠道密切相关,压力会作用到胃肠道上,比如遇到考试或者紧急工作,很多人会吃不下或吃不香;恐惧时会有胃痉挛或腹泻,愤怒时会消化不良。肠道有跟大脑数量差不多的神经细胞,使用跟大脑一样的神经传递物质,向大脑发送信号,被称为“第二大脑”。[1]更重要的是,肠道被称为身体免疫的主战场,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储菌库,肠道内存有约百万亿个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支持肠道免疫系统的建立。
肠道健康不仅仅是我们肉眼所见的没有疾病存在, 微观上还要有正常的成分和功能,包括正常的肠道结构和功能, 具有细长绒毛和短隐窝,含丰富的免疫细胞, 含较高浓度的抗菌肽、抗体和消化酶的黏膜保护屏障, 且肠道微生物群保持平衡[2]。
肠道菌群是调节机体健康的关键
肠道菌群大致分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保护人体健康。一旦肠道菌群种类、数量、比例和定位偏离了正常状态,就出现了肠道菌群紊乱,守护肠道健康的“防线”-肠道屏障随之被破坏。肠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而肠道菌群作为肠道屏障的重要组成,共同在保护肠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1),抵抗外来致病菌、维持机体免疫、调整机体营养代谢等。[3-5]不只是菌群本身起作用,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也能够进一步发挥益生功效,如丁酸可促进结肠运动、减少炎症、抑制肿瘤细胞的发展,丁酸和丙酸诱导T调节细胞的分化、协助控制肠道炎症。短链脂肪酸还作为肠道微生物群的信号物质,通过与脂肪组织、肝脏和大脑等器官的接触,参与调节能量代谢和食欲。[6]
图1 肠道菌群在肠道屏障的构成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3, 4](右侧图片来源:[5])
肠道菌群被打乱,各种疾病接踵而来
诺贝尔奖得主梅契尼科夫曾说:“当‘有益菌’无法控制“有害菌”时,也就是‘失调’,大多数疾病则起始于消化道”。健康状态下,肠上皮细胞利用丁酸进行氧化作用,消耗氧气,维持肠腔无氧环境[7];肠道菌群失衡时,肠道屏障受损、肠腔氧分压增加,许多疾病发病随之而来(如图2),包括肠道疾病(肠道易激综合征、乳糜泻和炎症性肠病等)以及肠道外疾病(肥胖、代谢紊乱、糖尿病、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胰腺炎、自闭症、过敏和哮喘等)[8, 9]。
图2 健康和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对肠道屏障及其他系统的影响。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与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炎症,降低肠道屏障通透性,改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减少食物摄入,降低血脂,避免肝脏脂肪变性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反之则损害肠道屏障,发生疾病(eCB,内源性大麻素)[7]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和利动®,守护肠道健康,惠及更多人群
既然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恢复和/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对维持肠道健康状态则十分重要。使用益生菌可以促进微生态恢复平衡,修复肠道屏障,守护肠道健康;使用益生元则可以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在给予足够数量时,对人体健康有利[8]。益生菌通过对肠道菌群定植及机体代谢、免疫等的调节,发挥广泛的有益作用(如图3)[10]。
图3 益生菌对机体和微生物定植的多种有益作用[10]
“先锋益生菌”的加入是建立肠道微生态稳态的关键,从而降低肠道微生态失衡造成的氧分压升高,促进肠道丁酸含量增加,恢复肠上皮细胞正常能量供应,改善肠道内环境的益生菌(如图4)[11, 1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作为先锋益生菌,有效发挥降低肠腔氧分压、恢复肠道无氧环境,产生抑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助力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生长,平衡肠道菌群等多重作用,保护肠道屏障[13-15]。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专为儿童设计的益生菌制剂,含有1.5亿活菌,其中枯草芽孢杆菌R-179为0.15亿,屎肠球菌R-026为1.35亿。枯草芽孢杆菌为专性需氧菌,能够通过快速繁殖消耗氧分子来达到直接耗氧的作用。屎肠球菌为兼性厌氧菌,在快速繁殖消耗氧分子的同时,能够代谢产生丁酸,丁酸为肠上皮细胞供能来消耗肠腔外血液供氧,间接耗氧,两种益生菌协同重建肠道正常无氧环境(如图5)。
图4 先锋益生菌加入,平衡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屏障
图5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协同夺氧,重建肠道稳态
枯草杆菌R-179和屎肠球菌R-026能促进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修复肠黏膜屏障[16, 17]。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调节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化与转化,降低肠道炎症[18]。
对于儿童益生菌的使用,我国《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已做出明确推荐,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腹泻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功能性便秘以及新生儿黄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等新生儿疾病[19]。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可用低于40℃的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2周岁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2周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20]
Ø 益生元:能够被人体内菌群选择性利用并转化为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物质。通俗来说,益生元就是人体益生菌的“养料”,能够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在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不会被消化、吸收,到达结肠后,乳果糖可被肠道菌群无氧酵解为乳酸和醋酸,为肠道微生物提供能量,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功能。近年随着对肠道菌群和肠道微生态研究的深入,乳果糖的益生元效应在改善多种疾病中体现出其应用价值。
乳果糖口服溶液(利动®)作为渗透性缓泻剂广泛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其高渗特性以及分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增加肠道内渗透压,使肠内容物含水量增加、软化粪便,同时乳果糖在发酵过程中可酸化肠道环境,刺激肠蠕动增加(如图6)。一项探讨乳果糖在结肠内代谢的研究[21]发现,与治疗第1~2天相比,治疗第7~8天粪便量和粪便含水量均下降,说明治疗初期渗透压效应发挥主要作用;与治疗第1天相比,治疗第8天乳果糖在盲肠达峰浓度明显降低,代谢产物乳酸的比例显著升高,提示肠道微生态改变,乳果糖代谢活性在治疗后期加强,体现了其益生元效应。
图6 乳果糖口服溶液(利动®)以其高渗特性和酸化肠道环境,治疗便秘的有效机制
乳果糖口服溶液(利动®)每毫升含乳果糖667毫克。对于成人和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剂量上存在差异,整体以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为目的,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至维持剂量,保持软便(如表1)。根据乳果糖的作用机制,一至两天可取得临床效果,如两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
表1 乳果糖口服溶液(利动®)治疗成人和儿童便秘的使用剂量[22]
使用乳果糖可改善炎症性肠病症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23]中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 g乳果糖口服辅助治疗,4个月后发现,疾病临床活动度明显下降,加用乳果糖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另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妈咪爱®)联合乳果糖口服溶液(利动®)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24-26]。
总的来说,肠道菌群稳态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作为消化领域常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通过发挥“先锋益生菌”作用以及利动®的益生元效应,全方位维持肠道稳态;经多年临床使用,良好疗效得到验证,并将持续守护更多人群的肠道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宇.守好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肠道[J].人人健康,2021(10):36-37.
2. 韩怡敏,等.Paneth cell与肠道健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23):1362-1372.
3. 李瑶,等.肠道菌群与肠道屏障互作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1,30(01):10-15.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黏膜屏障学组.胃肠道黏膜保护临床专家共识(2021年, 福州)[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12):798-811.
5. Verdu EF, et al.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 Sep;12(9):497-506.
6. 刘苗苗,等.果蔬与肠道菌群相作及其健康功效研究进展[J/OL].中国食品学报:1-17[2022-05-20].
7. de Vos WM, et al. Gut. 2022 May;71(5):1020-1032.
8. Gagliardi A, et al.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Aug 7;15(8):1679.
9. Sekirov I, et al. Physiol Rev. 2010 Jul;90(3):859-904.
10. Sanders ME, et al.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Oct;16(10):605-616.
11. Michael Kriss, et al. Curr Opin Microbiol. 2018 Aug;44:34-40.
12. 刘伟, 等. 枯草芽孢杆菌二联活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基因组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 21(8):5
13. Functional Foo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11; 10:389-402.
14. M Hatanaka, et al. Beneficial Microbes, September 2012; 3(3): 229-236.
15. T Hosoi, et al. Can J Microbiol. 2000 Oct;46(10):892-7.
16. Wei He, et al.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21 Nov 25;2021:2683465
17. Zhang HL,et al.Exp Ther Med.2016 Oct;12(4):2554-2562.
18. Front Pharmacol. 2019 Jan 21;9:1506.
19. 陈洁,等.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02):81-90.
20. 妈咪爱®说明书
21. Florent C, et al. J Clin Invest. 1985 Feb;75(2):608-13.
22. 利动®说明书
23. Hafer A, et al. BMC Gastroenterol. 2007 Sep 4;7:36.
24. 何锦妍,等.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1):104-105.
25. 吴启富,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远期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5):840-843.
梁丽娜,等.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02):316-321.
来源 | 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
【声明】尊重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并写明转载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公众号:CNMA_ORG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前身为中国大众药物协会,英文名称China Nonprescription Medicines Association(缩写CNMA),成立于1988年5月,是在民政部登记的非营利性全国社团。是由非处方药(OTC)相关领域的生产经营企业、销售企业,研究、教育机构及媒体等单位组成的行业组织。致力于中国非处药行业的发展、宣传普及自我药疗的理念和知识,属专业性,非营利性,全国性社团。
协会面向我国医药行业,致力于促进非处方药行业生产、推动我国自我药疗产品的科研、开发和品牌建设,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以“倡导负责任的自我药疗,增进公众健康”为宗旨,为大众宣传普及自我药疗理念,传播安全用药知识。
协会任务是:沟通会员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提出有关非处方药生产和经营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议;向会员单位提供咨询、培训和信息服务;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正确合理的自我药疗和使用非处方药物的知识;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合作。
协会于1989年成为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World Self-Medication Industry,WSMI)的理事,世界自我药疗产业协会2019年6月更名为全球自我保健联盟(Global Self-Care Federation,GSCF)。
轮值会长:邱华伟、吴以芳、闫凯境、胡季强、阮鸿献(按轮值顺序排名)
联系电话:010-82050562,传真:010-82059450
电子邮件:csmi@selfmed.cn
网址:http://www.cnma.org.cn
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2层214室(100080)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