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肿瘤支持治疗高峰论坛暨奥康泽®上市会成功召开

2022-05-31
来源:复星医药

众所周知,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因素共同影响,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每年新增肿瘤患者高达457万,肿瘤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将人民健康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近些年来,科学家和临床研究者一直在探索根治肿瘤的方法。虽然现阶段肿瘤疾病还没有完全被攻克或慢病化,但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却不可否认。特别是一系列新型抗癌药物陆续上市,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跨越式发展,为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总生存期也随之大幅度延长。


然而,肿瘤患者有且仅有一次最佳治疗机会。在这个治疗手段、治疗方案、药物更迭快速发展的时代,究竟什么是肿瘤患者最佳的治疗机会?诸多专家提到:兼顾生存时间延长与生活质量提高的治疗方式,早期切入肿瘤姑息与支持治疗,更加完善的肿瘤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应该是当今肿瘤的最佳治疗机会。


我国于1994年成立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而同一年(1994年),国际上才首次应用“支持治疗(supportive care)”这一术语。我国在支持治疗领域起步较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支持治疗在各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支持治疗理念渐入人心,医患认知从传统治疗理念逐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肿瘤支持治疗再次焕发蓬勃生机。




图片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兼CGO

复星健康首席执行官

李胜利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兼CGO、复星健康首席执行官李胜利提到,作为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秉持让每个家庭乐享健康的使命,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因素,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等合作模式,围绕肿瘤等重点疾病领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经过超过十余年的持续投入,近三年来汉利康®、汉曲优®、苏可欣®、奕凯达®等多个创新品种获批上市,奥康泽®等多个优秀产品达成在中国合作推广的协议,希望复星医药在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两个优秀产品奥康泽®、苏可欣®能够让更多中国患者受益。


同时,后疫情时代,院外全病程管理需求日益凸显。复星健康将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助力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广肿瘤支持治疗,倡导最新治疗理念,2022年5月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共同发起复星肿瘤支持治疗高峰论坛暨奥康泽®上市会在线上拉开帷幕。


本次会议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中国CSCO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和亚洲肿瘤联盟主席李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国内外近60名知名专家共同参会,并就肿瘤支持治疗管理、化疗所致的恶心及呕吐(CINV)及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管理等精彩内容进行分享。


图片

会议伊始,马军教授介绍,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处理多需要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外部护理等。在肿瘤治疗中,这些支持疗法约占一半。复星医药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引进了苏可欣®、奥康泽®2个在支持治疗领域的优秀产品,助力患者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秦叔逵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在临床上,我们除了关注患者生命的长度,还要帮助他们尽可能地适应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抗肿瘤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支持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全程。李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时至今日,化疗和一些毒性较强的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毒副反应的控制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医生重要的职责。于金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肿瘤支持治疗是对肿瘤本身及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复星医药先后上市了阿伐曲泊帕、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等高品质治疗药物,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获益。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健康中国”一定会早日到来。


图片


星-奥启程
环节


本环节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主持,主要聚焦中国支持治疗管理挑战及变革、国际CINV管理以及奥康泽®获批之路。在本环节中,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癌症支持疗法多国学会(MASCC)前主席Matti Aapro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云鹏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图片

张力教授提到,癌症支持治疗是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针对肿瘤的治疗外,针对肿瘤相关症状的治疗也同样重要。对此,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提到,肿瘤治疗迈入靶向免疫时代后,支持治疗贯穿肿瘤患者的全病程。近年来,中国肿瘤临床医生对临床治疗的认知有了重大变革,重视度不断提高,管理手段也日趋规范。其中,CINV管理重在预防,国内近年来不断推进无呕病房建设,这必然会改善国内的CINV的管理水平。

图片
在国际上,CINV的管理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革。本次大会邀请了癌症支持疗法多国学会(MASCC)前主席Matti Aapro教授就“国际CINV管理发展历程及治疗现状”进行分享。Aapro教授谈到,CINV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随着国际指南的更新,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5-HT3 RA + NK-1 RA + Dex)的三联方案被广泛应用为CINV预防方案。指南制定的终极目标是将CINV发生率降低至“0”。当前国际上CINV的管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延迟性恶心呕吐控制不佳、指南依从性低,NK-1受体拮抗剂使用不足等。在未来,为了促进“0”CINV的目标达成,使用个体化评分标准量化患者CINV的风险是一个关键方向。

会议期间,CRPC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与Aapro教授就预防CINV的方案中地塞米松的使用剂量及使用场景展开讨论,Aapro教授表示,尽可能减少地塞米松的用量是我们所期望的,如必要情况下,少量地塞米松的使用对免疫治疗并未观察到显著影响。


图片

周彩存教授谈及化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奥康泽®将助力患者乐享治疗。对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云鹏教授就“奥康泽®获批之路及中国CINV管理展望”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中国延迟性CINV控制远低于急性CINV。指南依从性低,既往预防方案过于复杂等导致目前中国CINV管理现状不佳。奥康泽®在全球以及亚洲人群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仅奥康泽®+地塞米松治疗组对比于阿瑞匹坦+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APR+5-HT3 RA+Dex)治疗组,用更少的给药剂次获得同等预防CINV的效果,同时,奥康泽®+地塞米松治疗组延迟性CINV无挽救治疗率高达97.6%,延迟期3-5日每日无呕吐率均保持在91%以上,每日无显著恶心率86%以上,其预防延迟期恶心的疗效更具优势。目前,奥康泽®已获得国内外指南(CSCO、ASCO、NCCN、MASCC/ESMO)的一致推荐。

图片
在各位老师的分享之后,60余位专家为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延伸患者生命的长度的同时开拓患者生命的宽度,助力奥康泽®上市,纷纷打开了摄像画面,齐聚线上,共同见证上市环节,在线上进行了点赞留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星-泽中国环节


本环节由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主持,主要聚焦奥康泽®药理特性及CINV预防药物的迭代。在本环节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苏教授、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杨明明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图片

冯继锋教授表示,奥康泽®是一个抑制5-HT3和NK-1的受体的双通道的复方制剂,它为肿瘤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了帮助临床专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奥康泽®的药理学特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苏教授对 “奥康泽®的药理学特性解读”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从三个方面讲解了奥康泽®的独特药学优势。首先是协同增效,奥康泽®(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同时阻断5-HT3NK-1受体的双通道固定剂量组合口服复方胶囊,由第二代药理学独特且临床优势显著的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与新型长效高选择性NK-1受体拮抗剂奈妥匹坦组成,在药理学上,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物组合,其中帕洛诺司琼具有变构结合与正向协同作用,可触发5-HT3受体内化,持久抑制5-HT3受体,同时也是唯一可以抑制5-HT3受体和NK-1受体通路间的交互作用的5-HT3类药物,奈妥匹坦对P物质应答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对NK-1受体内化具有叠加作用,两者机制协同,1+1>2;其次是奥康泽®长效持久的特点,帕洛诺司琼的半衰期为40小时,明显长于一代5HT3类药物的5-12小时,奈妥匹坦半衰期96小时,明显长于阿瑞匹坦和福沙匹坦的9-13小时,5-HT3受体和纹状体内NK-1受体占有率可达到90%,其作用时间长于其他同类产品;最后是简单便捷,相较传统多药三联止吐方案,奥康泽®显著降低止吐用药总次数,简化临床处方,服用方便,减少预防用药中的错服漏服,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或豁免激素使用,提高指南依从性,每化疗周期前1h服用1粒,即可达到全程预防CINV效果。
图片
除了药理学特性外,奥康泽®临床数据也备受关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杨明明教授分享了奥康泽®用于香港地区的一些数据指出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预防CINV药物的迭代不断改善,尤其在NK-1受体拮抗剂的加入后,患者总体、急性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大大提升。奥康泽®包含了新一代NK-1受体拮抗剂-奈妥匹坦,和帕洛诺司琼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在香港,由杨明明教授牵头进行的针对使用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奥康泽®治疗组延迟期CINV的缓解率优于阿瑞匹坦组,并且其总体及延迟期的无恶心率也优于阿瑞匹坦组。总体而言,奥康泽®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多个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奥康泽®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它可降低CINV事件管理相关的直接医疗成本。


图片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分别就支持与姑息治疗的意义、CINV管理难点、CINV管理优化、奥康泽®在CINV管理中的优势进行了探讨。专家们表示,CINV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物的疗效。支持和姑息治疗会使患者耐受性更好,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最终为患者的生存带来良性的影响。CINV管理属于支持和姑息治疗的范畴,它还存在一些难点,比如目前只能进行一些以急性呕吐为主的管理和观察,对于延迟性呕吐的观察以及管理,实际上存在一些不足。CINV的管理可通过宣教、规范化诊疗、院后管理等方式优化。奥康泽®为CINV管理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它给药方便、作用时间长,对延迟性呕吐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图片
图片

星-领欣升态
环节


除了CINV外,血小板减少症也是肿瘤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建萍教授主持的星-领欣升态环节对CTIT的管理进行了介绍,并就CTIT规范化诊疗指南进行了解读。


在此环节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图片
袁响林教授提到,由于肿瘤治疗模式由传统治疗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改变,CIT(化疗所致的血小板降低)概念转变为CTIT。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首先就“从血小板药物的开发历程看CTIT管理的进阶之路”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张俊教授指出,传统升板治疗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亟待开发疗效确切、安全性佳、使用方便的药物。目前国内已上市多款第二代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类药物,三款小分子TPO受体激动剂结构上存在差异,其中阿伐曲泊帕是唯一没有金属螯合基团和潜在肝毒性基团的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它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兼顾安全性。阿伐曲泊帕起效迅速,用于慢性肝病(CLD)患者3-5天即可起效;阿伐曲泊帕强效升板,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二线治疗的早期应答率和总体应答率优于其他同类产品;阿伐曲泊帕安全性佳,肝肾功能损害等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均未见临床意义的影响,且具有较低的血栓风险;阿伐曲泊帕口服方便,不受饮食限制。

图片
目前我国CTIT的治疗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解决的是CTIT治疗的规范化问题。为了推动CTIT的规范化诊疗,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就“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指南(2022版)及治疗进展解读”进行了精彩的分享。赵东陆教授表示,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均会引起相应的血小板减少。2022版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指南将既往的CIT的定义扩展为CTIT,包括既往临床常见的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也包括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次指南将TPO-RA类药物加入到了II级推荐。既往研究发现TPO-RA用于CIT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其中阿伐曲泊帕在应答率,有效率数据上均较为优秀。在CIT患者中,阿伐曲泊帕有效率高达87.1%;在重度难治的患者中,阿伐曲泊帕也取得了61.5%的应答率。


图片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分别就CTIT治疗现状及困难、TPO-RA类药物前景、2022 CSCO CTIT诊疗指南内容及其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专家们指出,目前CTIT的治疗现状非常严峻,即使是“chemo-free”,患者同样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这是因为除化疗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各种联合治疗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此外,一些重度的血小板减少症非常难以缓解。因此,CTIT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目前CTIT的治疗手段比较有限。TPO-RA类药物做了许多的相关临床研究,目前在2022 CSCO CTIT指南中获得了II级推荐。阿伐曲泊帕作为最新一代的TPO-RA药物,它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性好、口服便捷以及不受随餐限制等优势。此外,在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它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最后,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以待探索的问题,如联合治疗策略能否更好解决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的二级预防的不足如何填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丰富,以上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


图片
图片

星-护未来


星-护未来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主持。本环节包括共舞-新生,共愈-未来两个部分的内容。

图片


在共舞-新生部分,两名卵巢癌患者分别讲述了化疗过程中出现CINV和CTIT的痛苦经历,以及分别使用奥康泽®和苏可欣®进行支持治疗的心路历程。王晓稼教授提到,抗肿瘤过程中,肿瘤患者的痛苦不言而喻。在为数不多的治疗机会中,给予合理、有效的支持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体能状态,还能帮助患者克服对治疗的恐惧,不仅延长患者生命的长度,更拓宽生命的宽度。
在共愈-未来部分,专家们就支持治疗的使用现状及未来探索方向进行了探讨,专家们表示,临床中引起恶心、呕吐及血小板降低的因素较多,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血小板降低时,应先鉴别致病因素,继而对症下药。目前,腹盆部放疗所致呕吐的处理原则与CINV处理原则基本一致。经过治疗后,放疗所致呕吐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较大改善。未来奥康泽®可在放疗领域开展相关临床试验,以进行适应症的扩展。


TPO-RA类药物已获得2022 CSCO CTIT诊疗指南的推荐,未来研究可聚焦于CTIT治疗模式(单独使用或与既往治疗手段联用)、治疗时机(血小板下降至何种程度可以进行升血小板治疗)、二级预防等方向。


讨论结束后,王晓稼教授总结到,支持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新型药物的出现、指南的更新、合理规范的预防手段,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图片

大会总结


在会议总结中,大会主席马军教授明确表示,奥康泽®的上市为CINV的预防带来了一个新的武器。目前,奥康泽®已被写入指南,临床医师应紧跟指南,只有指南指导的规范化的诊疗才可使病人达到更高的临床治愈。而苏可欣®联合治疗将是未来探索的方向,期待未来苏可欣®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及新适应症的扩展。会议的末尾,马教授表达了对复星医药及与会专家的感谢,并宣布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图片

未来展望


近年来,我国肿瘤支持治疗进展迅速。也仍然存在诸多未满足的治疗需求。首先,目前我国对肿瘤支持治疗管理的重视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需要积极向各级医生推广肿瘤支持治疗的理念,重视支持治疗科普教育和政策宣教。其次,支持治疗的诊治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探索开发更多的新药及新型诊疗方式也是支持治疗未来发展方向之一。第三,肿瘤复发、转移的特殊性决定了肿瘤支持治疗需要延续性,住院期间的支持治疗仅为肿瘤支持治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现如今肿瘤支持治疗的院外管理已成为了日益凸显的治疗需求,期待未来能够利用电子化患者管理工具、远程随访、大数据等方法和技术赋能肿瘤支持治疗的发展。第四,肿瘤支持治疗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协作模式,是整合医学的一个典型范例,希望未来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建立更加完善的肿瘤支持治疗体系。最后,在管理模式上,肿瘤支持治疗也将逐渐形成“家庭-社区-医院”的三级管理模式,但提升基层医院和家庭的护理水平,维持整体的一致性,依旧任重道远。


来源 | 复星医药


分享